社會工作與“未?!毙戮仃?如何保護未成年人


【摘要】環(huán)球網校編輯為考生發(fā)布“社會工作與‘未保’新矩陣 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新聞,為考生發(fā)布社會工作者考試的行業(yè)動態(tài),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預祝各位都能順利通過考試。社會工作與“未保”新矩陣 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具體內容如下:
社會工作在“未保”制度體系建立和有效運轉中發(fā)揮不可替代的專業(yè)作用。然而,這些專業(yè)作用的發(fā)揮尚需哪些支持?相互銜接的服務機制怎樣搭建起來?記者特邀相關老師和實務工作者就此展開深入探討。
主持人:李芳
嘉賓:
趙立新:江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武漢楚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總干事
程福財: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李濤:北京市協作者社會工作發(fā)展中心主任
焦若水: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甘肅良助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
記者:根據“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今后我國對于未成年人保護將更加重視權益保障和服務體系的建設。這一體系的提出意義何在?社會工作在其中承擔哪些角色?發(fā)揮哪些功能?
趙立新:隨著經濟社會結構的變化,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因素不斷出現。特別是發(fā)展不平衡造成的經濟貧困、人口流動或家庭變化帶來的監(jiān)護缺失、家庭暴力、不當教育以及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壓力,這些使得傳統的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在全方位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幫助和引導未成年人走出成長困境等方面面臨諸多挑戰(zhàn),迫切需要立足源頭保護、預防保護、主動保護和全面保護需要,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實現預防為主、標本兼治的目標。
作為未成年人保護體系中新興的專業(yè)社會力量,社會工作可以在臨時照料、教育輔導、心理疏導、監(jiān)護指導、政策咨詢、親職能力培訓、幫扶轉介等方面向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支持性、保護性、補充性和替代性服務, 承擔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治療者、使能者、支持者、指導者和保護政策倡導者、保護資源鏈接者、多方協同保護體系的協調者等多重角色功能。
李濤:這一體系的提出,實際上也是我們對以往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檢討和反思,從以成人視角為中心的概念性管教型的“保護”思維,向以兒童為中心的技術性服務型的服務思維轉變。社會工作者在該體系建設中主要有三大角色和功能,一是發(fā)揮政策倡導功能;二是發(fā)揮支持性功能,提升家庭、學校、社區(qū)、社會福利機構和政府相關部門保護和服務兒童的專業(yè)能力;三是發(fā)揮專業(yè)服務功能,使兒童直接受益,并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兒童保護服務體系。
記者: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的核心就是健全“以家庭監(jiān)護為基礎、社會監(jiān)督為保障、國家監(jiān)護為補充” 的監(jiān)護制度,請簡單概括在這樣的三位一體結構中, 政府、家庭、社會責任的邊界和交集是什么。目前, 社會工作在其中充分發(fā)揮作用存在哪些瓶頸?
焦若水:家庭是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的核心基礎和最重要場所,大力開展宣傳倡導活動,面向監(jiān)護人開展親子關系教育、母親課堂、家庭沙龍等多種形式的服務,優(yōu)化未成年人的家庭環(huán)境,應該成為未來工作的重點。同時,要充分發(fā)揮“三社聯動”在未成年人社會保護中的優(yōu)勢平臺作用,推動立體化社會監(jiān)督體系的形成。要在依法治國的全面指導下推進未成年人社會保護中的國家角色,提升法律的權威性,推動各級政府切實履責。
社會工作介入未成年人社會保護仍然面臨很多挑戰(zhàn): 一是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場所的多點性很可能導致“多龍治水”現象的出現,將影響社工機構獲得可持續(xù)的資源支持體系;二是社工在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的家庭介入時會面臨家庭傳統文化的影響;三是社工在開展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的具體工作時,還將面臨和政府各個部門、學校、社區(qū)等利益相關方協作溝通的很多細節(jié)問題,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知曉度、接受度都將是不小的挑戰(zhàn)。
李濤: 政府、社會和家庭之間的關系建立以及有效互動,除了三者的內需驅動,還需要專業(yè)力量的積極干預與維護,這個力量就是以協調人與環(huán)境關系為專業(yè)己任的社會工作。但這需要具備一定的保障條件,包括具有行動力的研究與實務人才隊伍、系統的未成年人保護與服務理論和方法、支持性的政策環(huán)境等。而當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正在起步階段,這些保障條件與專業(yè)要求尚不健全,由此成為社會工作介入服務的瓶頸。

編輯推薦:
【摘要】環(huán)球網校編輯為考生發(fā)布“社會工作與‘未保’新矩陣 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新聞,為考生發(fā)布社會工作者考試的行業(yè)動態(tài),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預祝各位都能順利通過考試。社會工作與“未保”新矩陣 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具體內容如下:
記者:民政部未成年人(留守兒童)保護處的成立, 意味著針對我國所有18 歲以下未成年人的保護工作有了專門的政府機構。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從社會工作專業(yè)服務角度看,應如何區(qū)分這一群體并提供區(qū)別化服務?
趙立新:可以地域(城鄉(xiāng))、年齡、性別、家庭結構狀況、未成年人自身行為水平、未成年人困境產生原因等因素進行細分,分層分類進行對應保護。針對因社會轉型、體制轉軌帶來的留守兒童、城市外來務工子女及其伴生的非婚生子、單親兒童等結構性問題,更多的是需要制度層面的資源支持和障礙突破。社會工作在此方面除了提供直接的支持性、保護性、補充性和替代性服務之外, 還應該在保護體系構建,政策倡導和論證工作方面發(fā)揮推進作用。針對非結構性問題,社工可依據不同標準細分群體的需求,積極協助“家庭、社會、政府”三位一體監(jiān)護體系的建立與有效運轉,積極參與平臺搭建和服務項目的策劃、實施、評估工作。通過監(jiān)測、評估、協同介入服務等方式,推動“預防、發(fā)現、報告、評估、處置”的一體化聯動反應機制建設。
記者:留守兒童是我國“未保”工作的重要對象, 最近啟動的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專項行動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備受關注,請問他們能夠消解留守兒童社會服務的哪些困境?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制度思路應是怎樣的?社會工作的角色是什么?
程福財:國家建立了由民政部牽頭的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目前正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留守兒童的摸底排查工作, 并將在這個排查的基礎上建立全國性的留守兒童信息庫。動態(tài)的排查摸底,不但有利于我們全面、及時發(fā)現需要幫助的留守兒童和他們的心理與社會需要,也有利于各級政府精準掌握留守兒童的總數、分布及其監(jiān)護狀況, 并在這個基礎上科學決策,合理調配財力、物力、人力用于留守兒童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留守兒童保護工作是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守兒童的保護工作,要按照兒童保護工作的一般原理,著眼于面臨困境的留守兒童的發(fā)現報告制度、調查評估制度、服務干預制度等工作機制的建立健全。社工在留守兒童保護服務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焦若水: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將為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但一項新的制度的貫徹落實和不斷完善,需要處于一線服務的社工提供更多落地生根、發(fā)揮實效的建議和對策,為頂層設計提供更多的實踐支撐。未來一段時間,社工除了繼續(xù)承擔好服務的提供者和資源輸送者的角色以外,還需要聯合其他學科和力量, 發(fā)揮資源鏈接和倡導功能,深入分析造成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源以及相應的社會福利體系、人口教育制度建設, 為黨和國家提供政策建議。
記者:請結合實際談談在困境未成年人發(fā)現、報告、評估、資源整合、政策倡導的服務環(huán)節(jié)中,主要的難點是什么。對于未成年保護社會工作實現制度化建設, 您有哪些建議?
趙立新:主要的難點一是多方協作的社會治理體制不夠完善,組織和信息資源條塊分割和碎片化現象較為明顯;二是工作內容和形式上過于單一,與未成年人面臨日趨復雜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其生理和心理狀況、行為和思維方式等特征需求不盡吻合; 三是專業(yè)化人才隊伍建設相對滯后,特別是在問題預防和困境干預方面,專業(yè)化人才隊伍建設在總體規(guī)模、領域覆蓋和能力水平上都難以滿足實際需要。
建議圍繞“家庭、社會、政府”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體系的治理結構特征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強化政府職能,夯實社區(qū)基礎,提升家庭能力,在組織架構、協作機制、政策保障、專業(yè)人才、職位職責、服務體系和績效評估等方面加強理論創(chuàng)新、政策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形成具有良好協調性、操作性、可監(jiān)測性的工作機制、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貫穿事前預防、發(fā)現, 事中干預,事后補救、監(jiān)測評估全過程的制度化銜接。
記者:底線“未保”制度的初步建立使得我國未成年人保護邁出“從救火走向預防、從問題群體走向一般大眾、從個體走向環(huán)境、從緊急干預走向長遠規(guī)劃” 的第一步。未來,還需要哪些法制建設和實務探索來健全、完善這一系統工程?
程福財:首先,兒童保護的行政與服務機構建設要加強。省、市、縣、鄉(xiāng)鎮(zhèn)等各級政府都應該有專門的行政機構負責推進兒童保護工作。同時,要大力發(fā)展兒童保護服務機構。家庭探視、監(jiān)護隨訪、親職指導、社會背景調查、家庭寄養(yǎng)、機構養(yǎng)育等兒童保護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專門的服務機構來執(zhí)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兒童保護的服務機構,既可以是政府的,也可以是社會力量興辦的。其次,要建立健全兒童保護的服務體系。民政部有關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相關文件,提出了一系列的兒童保護服務,有較強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未來要努力的,是如何將它們切實發(fā)展起來、完善起來。再次,要培養(yǎng)一批專業(yè)的兒童保護工作者隊伍。特別是在廣大的中西部地區(qū),要幫助建立與需求匹配的社工隊伍。最后,特別重要的是,要為兒童保護工作提供充分的財政經費保障。各地應該按照中央關于兒童保護工作的精神,提高對兒童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將兒童保護工作的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

編輯推薦:
環(huán)球網校友情提示:閱讀完社工論壇與廣大朋友一起交流學習,共求進步!
最新資訊
- 四川德陽旌陽區(qū)2024年社會工作者考試一次性獎勵發(fā)放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10
- 四川德陽經開區(qū)2024年社會工作者考試一次性獎勵發(fā)放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10
- 四川德陽綿竹市2024年社會工作者考試通過人員一次性獎勵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08
- 四川德陽什邡市2024年社工考試通過人員一次性獎勵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08
- 福建漳州臺商投資區(qū)管委會2025年社工證書申領一次獎勵通知:最高申領2萬元2025-09-08
- 廣西百色田東縣關于持證社會工作專業(yè)人才申報一次性專業(yè)水平提升獎勵的通知2025-09-08
- 湖北咸豐縣2025年社會工作者職業(yè)資格考試一次性獎勵辦理通知:最高可申領5000元2025-09-05
- 四川成都邛崍2024年社會工作人才激勵申報通知:最多可申領10000元2025-09-05
- 四川德陽羅江區(qū)2024年社工證書一次性獎勵申請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8-29
- 2025年安徽池州社會工作者考試一次性獎勵申報:可申領一次性獎勵2000元202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