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知識點18


礦物
一、 礦物的基本概念:
1、礦物:自然產出并具有一定的化學成分和內部構造的物質
礦物絕大多數是固體,少量呈液態(tài)(水、水銀)、氣態(tài)(天然氣、硫化氫)。
2、造巖礦物:構成巖石的主要礦物(礦物多達3000多種,但構成巖石的礦物只有二十多種)
3、晶體:內部質點呈有序排列(既在三維空間周期性重復排列)。外表常呈一定形態(tài),幾何外形:如巖鹽為正方體、方解石為菱面體、云母呈片狀等等。
4、在自然中,晶質礦物很少以單體出現,常以集合體形態(tài)出現:晶簇(cu)、纖維狀、粒狀、鮞狀、土狀,塊狀等。
二、礦物的物理性質
礦物的物理性質取決于礦物的化學成分和晶體構造,因此,礦物的物理性質是肉眼鑒定礦物大主要依據。
1、顏色
礦物對不同波長的可見光波吸收和反射程度的反映??煞譃樽陨⑺?、假色。
2、條痕
礦物粉末的顏色。條痕顯示自色
3、光澤
礦物表面對可見光反射的能力。根據礦物光澤的強弱分為: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非金屬光澤。
4、透明度
礦物容許可見光透過的能力。通常是指把礦物磨成0.03mm的薄片的情況下。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個級別。
5、硬度
礦物抵抗外力刻劃、壓入、研磨的能力。摩氏硬度計(相對硬度):
(1) 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螢石 (5)磷灰石
(6) 正長石 (7)石英 (8)黃玉 (9)剛玉 (10)金剛石
指甲(2-2.5) 小鐵刀(3-3.5) 玻璃片(5-5.5) 鋼刀(6-6.5)
6、解理和斷口
礦物受打擊后,能沿一定方向裂開成光滑平面的性質,稱為解理。裂開的光滑面稱為解理面,如方解石。極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
礦物受打擊后,沿任意方向發(fā)生不規(guī)則的斷裂,其凹凸不平的斷裂面稱為斷口。如石英,貝殼狀斷口。
三、常見造巖礦物及鑒別方法
肉眼鑒定:先確定礦物的硬度、光澤、解理和比重;然后觀察礦物的顏色、形態(tài)和透明度;并注意礦物是否具有磁性、發(fā)光性或撓性,如酸是否起泡等特征,逐步縮小范圍,最后定出礦物的名稱。
最新資訊
- 考試備考必看!2025年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考試大綱2025-08-22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報考指南-考試大綱2024-11-15
- 24年注冊巖土工程師考試知識點:土的工程分類2024-08-06
- 24年注冊巖土工程師知識點大全2024-08-06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教材變動對比2023-10-02
- 2023年巖土工程師考試教材2023-07-24
- 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大綱內容介紹2023-05-12
- 注冊巖土工程師專業(yè)考試大綱內容介紹2023-05-12
- 注冊巖土工程師考試大綱及歷年真題2023-05-09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大綱下載202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