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巖土工程師考試泥石流的形成復習指導


【摘要】環(huán)球網校提醒:2015年巖土工程師考試已進入備考階段。根據學員對泥石流的形成難點的反饋,同時為進一步加深大家對泥石流的形成相關知識點的了解,環(huán)球網校老師為大家整理了“2015年巖土工程師考試泥石流的形成復習指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點推薦:2015年巖土工程師考試復習指導匯總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個基本條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適當地形;上游堆積有豐富的松散固體物質;短期內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來源。
1、地形地貌條件:在地形上具備山高溝深,地形陡峻,溝床縱度降大,流城形狀便于水流匯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為形成區(qū)、流通區(qū)和堆積區(qū)三部分。上游形成區(qū)的地形多為三面環(huán)山,一面出口為瓢狀或漏斗狀,地形比較開闊、周圍山高坡陡、山體破碎、植被生長不良,這樣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質的集中;中游流通區(qū)的地形多為狹窄陡深的峽谷,谷床縱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瀉;下游堆積區(qū)的地形為開闊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階地,使堆積物有堆積場所。
2、松散物質來源條件:泥石流常發(fā)生于地質構造復雜、斷裂褶皺發(fā)育,新構造活動強烈,地震烈度較高的地區(qū)。地表巖石破碎,崩塌、錯落、滑坡等不良地質現(xiàn)象發(fā)育,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固體物質來源
另外,巖層結構松散、軟弱、易于風化、節(jié)理發(fā)育或軟硬相間成層的地區(qū),因易受破壞,也能為泥石流提供豐富的碎屑物來源;一些人類工程活動,如濫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開山采礦、采石棄渣等,往往也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質來源。
3、水源條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發(fā)條件和搬運介質(動力來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庫潰決水體等形式。我國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長時間的連續(xù)降雨等。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資料2024-09-20
- 2024年度全國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專業(yè)考試所使用的標準和法律法規(guī)2024-08-12
- 注冊巖土工程師備考要趁早 雙11好課限時優(yōu)惠!直播間更有返現(xiàn)抽獎~2023-10-31
- 雙11預熱火熱進行中!超值好課助力你巖土工程師備考2023-10-31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資料2023-09-22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備考資料2023-09-18
- 2023年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備考資料2023-09-15
- 2022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備考資料2022-10-18
- 2022年巖土工程師考試用書推薦2022-05-23
- 2022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公共基礎教材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