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治療27種常見的疾病手法



小兒推拿治療27種常見的疾病手法,你知道有哪些嗎?感興趣的朋友們繼續(xù)往下看吧!
病癥1:小兒腹瀉
推拿位置:板門,即手掌面大魚際平面。
推拿方式:用拇指按揉板門稱為揉板門,順時針、逆時針都可以。從腕橫紋推向拇指根稱為橫紋推向板門,可以止吐。反之,稱為板門推向橫紋,可以止瀉。
功效:可健脾和胃,消食導滯。治療乳食停滯,食欲不振。主治食積、腹脹、食欲不振、嘔吐、腹瀉、曖氣等 。
病癥2:小兒便秘
推拿位置:天樞,即肚臍旁2寸(約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個。
推拿方式:用食指和中指分別點按在兩側的天樞穴,輕輕的按揉,揉50~100次。
功效:可疏導大腸,理氣消滯。臨床上常用治療消化系統(tǒng)疾患。主治腹瀉、腹脹、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亂。
病癥3:腹脹、嘔吐
推拿位置:手陰陽,即掌側腕橫紋。又稱大橫紋。橈側(拇指側)為陽池,尺側(小指側)為陰池。
推拿方式:兩拇指自掌側腕橫紋中央(總筋穴)向兩旁分推,稱分推大橫紋,又稱分手陰陽、分陰陽。
功效:可平衡陰陽,調和氣血,行滯消食。主治寒熱往來,腹脹、腹瀉、嘔吐、食積、煩躁不安等癥狀。主編推薦:小兒推拿全身穴位圖
病癥4:腹脹、疳積
推拿位置:四橫紋,即手掌面,食、中、無名、小指第一指間關節(jié)橫紋處。
推拿方式:小兒四指拼攏,從食指橫紋推向小指橫紋,為推四橫紋。用拇指甲掐,為掐四橫紋。
功效:可退熱除煩,散結行氣,和氣血。治療腹脹,疳積、消化不良、不思飲食等癥。
病癥5:嘔吐、咽痛
推拿位置:天柱骨,即頸后發(fā)際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線。
推拿方式: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稱推天柱;或用湯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效:可降逆止嘔,祛風散寒。主治嘔惡,項強,發(fā)熱,驚風,咽痛等癥。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小兒推拿治療27種常見的疾病手法部分內容,想要獲取完整版點擊下方藍字部分免費下載!
點擊此處下載:小兒推拿治療27種常見的疾病手法
2022年雙章考試時間已出來:暫定2、4、6、8、10、12月都有(會根據(jù)報考人數(shù)進行月份調整,以具體通知為準),具體時間一般為每月倒數(shù)第二周的周末,您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屆時我們會短信提醒大家考試時間哦!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兒推拿治療27種常見的疾病手法。更多2021年小兒推拿師備考資料,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小兒推拿按摩手法2022-05-27
- 小兒推拿常用手法包括2022-05-25
- 小兒推拿常用的手法有哪些2022-05-23
- 小兒推拿常見手法2022-05-11
- 小兒常用推拿手法有哪些2022-05-09
- 小兒推拿手法有哪些2022-05-05
- 小兒感冒推拿治療手法2022-05-04
- 推拿治療小兒咳嗽手法2022-04-29
- 小兒便秘的推拿方法2022-04-28
- 小兒推拿發(fā)燒退熱手法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