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講義:第14章


熱點專題:2014經濟師報名入口|新教材解析|經濟師如何選專業(yè)|[每月免費課堂]
套餐推薦:"私人訂制"學習方案|全程一對一|零基礎VIP保過|初中級保過|超值特惠
2014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講義匯總,供備考2014中級經濟師考試的考生學習。
第十四章 財政管理體制
一、財政管理體制內容與類型
(一)財政管理體制的含義(掌握)
財政管理體制:國家管理和規(guī)范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以及地方各級政府之間劃分財政收支范圍和財政管理職責與權限的一項根本制度。
財政管理體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財政管理體制包括政府預算管理體制、稅收管理體制、公共部門財務管理體制等。狹義的財政管理體制是指政府預算管理體制。政府預算管理體制是財政管理體制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二)財政管理體制的內容(掌握)
1.財政分配和管理機構的設置
目前我國的財政管理機構分為中央、省、市、縣、鄉(xiāng)五級。
2.政府間事權及支出責任的劃分
(1)受益原則 | 根據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受益范圍來劃分政府間事權。 全國性公共產品和服務――中央政府;地方性公共產品和服務――地方政府 |
(2)效率原則 | 根據產品的配置效率來確定事權的歸屬 |
(3)區(qū)域原則 | 根據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區(qū)域性來劃分政府間事權 |
(4)技術原則 | 根據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規(guī)模大小、技術難易程度來劃分政府間事權 |
3.政府間財政收入的劃分
稅種屬性是決定政府間財政收入劃分的主要標準。市場經濟成熟國家一般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集權原則 | 將收入份額較大的主體稅種劃歸中央政府 |
(2)效率原則 | 將一些流動性較強的收入,作為中央政府收入; 將一些流動性不強的收入,劃歸地方政府 |
(3)恰當原則 | 將一些調控功能較強的稅種和體現(xiàn)國家主權的收入作為中央政府收入 |
(4)收益與負擔對等原則 | 對于收益和負擔能夠直接對應的收入(如使用費),作為地方政府收入 |
根據國際經驗,政府間財政收支劃分呈現(xiàn)的基本特征:收入結構與支出結構的非對稱性安排――即收入結構劃分以中央政府為主,支出結構劃分則以地方政府為主。
4.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是協(xié)調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間財政關系的一項重要配套制度。
【例題1?多選題】(2011年)各級政府間事權及支出責任劃分遵循的一般原則有( )。
A.受益原則
B.效率原則
C.區(qū)域原則
D.技術原則
E.公開原則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政府間事權及支出責任的劃分。各級政府間事權及支出責任劃分遵循的一般原則有受益原則、效率原則、區(qū)域原則和技術原則。
【例題2?多選題】財政管理體制的內容主要有( )。
A.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B.實行政府采購制度
C.政府間事權及支出責任的劃分
D.政府間財政收入的劃分
E.財政分配和管理機構的設置
『正確答案』ACDE
『答案解析』財政管理體制的內容:(1)財政分配和管理機構的設置。(2)政府間事權及支出責任的劃分。(3)政府間財政收入的劃分。(4)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三)財政管理體制的類型(熟悉)
1.財政管理體制的兩種模式
類型 | 特征 | 代表國家 |
(1)財政聯(lián)邦制模式 | 在憲法和相關法律確定的各級政府獨立事權的基礎上,各級政府獨立地行使各自的財權財力,自收自支,自求平衡,自行管理,自成一體的體制模式。在這種體制下: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之間、地方上級財政與下級財政之間沒有整體關系,政府間的財政聯(lián)系主要依靠分稅制和轉移支付制度來實現(xiàn) | 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墨西哥、印度等 |
(2)財政單一制模式 | 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在中央統(tǒng)一領導下,根據事權劃分及與之相適應的財力財權劃分,統(tǒng)一財政預算和分級管理的一種體制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財政大政方針和主要的規(guī)章制度由中央統(tǒng)一制定、安排,地方在中央決策和授權范圍內對財政活動進行管理。財政單一制模式下,地方政府擁有的分權水平較低,自主性較小 | 法國、英國、日本、韓國、意大利等 |
2.改革開放后我國財政管理體制的變化(熟悉)
新中國成立以來,從總體上講,我國一直實行統(tǒng)收統(tǒng)支、高度集中的財政管理體制。1980年至1993年歷經了三次大的改革,這三次體制改革可以概括為是“包干型”財政管理體制
(1)1980-1984 年“劃分收支,分級包干”體制――分灶吃飯體制
(2)1985-1987年 “劃分稅種、核定收支、分級包干”體制
(3)1988-1993年實行包干財政體制
了解包干型的優(yōu)缺點
1994年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
(四)財政管理體制的作用(了解)
1.保證各級政府和財政職能的有效履行
2.調節(jié)各級和各地政府及其財政之間的不平衡
3.促進社會公平,提高財政效率
2014年經濟師劉艷霞獨家主講 環(huán)球網校2013押題命中90%
環(huán)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huán)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熱點專題:2014經濟師報名入口|新教材解析|經濟師如何選專業(yè)|[每月免費課堂]
套餐推薦:"私人訂制"學習方案|全程一對一|零基礎VIP保過|初中級保過|超值特惠
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
分稅制是市場經濟國家普遍實行的一種財政管理體制,我國從1994年開始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
(一)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了解)
1.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的分配關系,調動兩個積極性,促進財政收入的合理增長。
2.合理調節(jié)地區(qū)間財力分配。
3.正確處理政府與企業(yè)間的財力分配關系。
4.堅持統(tǒng)一政策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5.堅持整體設計與逐步推進相結合的原則。
(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內容(掌握)
1994年改革 | 近年來的調整完善 | |||
確定支出范圍 | (1)按照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各自的事權,確定各級財政的支出范圍。教材111頁 | |||
收入劃分 | (2)依據財權事權相統(tǒng)一的原則,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收入。按稅種劃分中央和地方收入 | 中央固定收入:將維護國家權益、實施宏觀調控所必需的稅種劃分為中央稅 | 關稅,海關代征的增值稅和消費稅,消費稅,中央企業(yè)所得稅,非銀行金融企業(yè)所得稅,鐵道、各銀行總行、保險總公司等部門集中繳納的收入(營業(yè)稅、所得稅、利潤和城市維護建設稅)、中央企業(yè)上繳利潤等收入。 | (1)證券交易印花稅:現(xiàn)在中央分享97%;地方分享3% (2)調整金融保險業(yè)營業(yè)稅稅率:5%――8%――5% (3)將新批轉為非農建設用地的部分收入上繳中央財政。 (4)打破隸屬關系,實施所得稅收入分享改革:除鐵路運輸、國家郵政、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國家開發(fā)銀行、中國農業(yè)開發(fā)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氣企業(yè)外,其他企業(yè)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實施增量分成。現(xiàn)在分成比例:中央60%;地方:40%。中央因改革所得稅收入分享辦法而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對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區(qū)的一般性轉移支付。 (5)改革出口退稅負擔機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負擔的出口退稅機制。以2003年出口退稅實退指標為基數,超基數部分現(xiàn)在中央、地方負擔比例為92.5:7.5。 |
地方固定收入:將適合地方征管的稅種劃分為地方稅 | 營業(yè)稅(不含屬于中央營業(yè)稅的部分)、地方企業(yè)所得稅、地方企業(yè)上繳利潤,個人所得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jié)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不含鐵道、各銀行總行、保險總公司等部門集中繳納的部分)、房產稅、車船稅、印花稅、屠宰稅、農牧業(yè)稅、農業(yè)特產稅、耕地占用稅、契稅、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 | |||
中央與地方共享收入:將同經濟發(fā)展直接相關的主要稅種劃分為中央與地方共享稅 | 增值稅:(不含進口環(huán)節(jié)由海關代征的部分):中央75%;地方25%; 資源稅:海洋石油資源稅歸中央,其余資源稅歸地方; 證券交易印花稅:各50%。 | |||
轉移支付制度 | (3)按統(tǒng)一比例確定中央財政對地方稅收返還數額。 | 以1993年為基期年核定。 1993年中央凈上劃收入全額返還地方。1994年以后,稅收返還額在1993年基數上逐年遞增,遞增率按本地區(qū)增值稅和消費稅增長率的1:0.3系數確定。1994年后上劃中央的收入如果達不到1993年基數,相應扣減稅收返還額。 | ||
(4)妥善處理原體制中央補助、地方上解以及有關結算事項。 | ||||
(5)確立了新的預算編制和資金調度規(guī)則。 |
【例題1?單選題】依據分稅制預算管理體制的要求,按稅種劃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其原則是( )。
A.事權和財權相結合
B.事權和收入相結合
C.分級管理
D.一級政府一級預算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依據財權事權相統(tǒng)一的原則,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收入。
【例題2?單選題】(2008年)下列稅種中,從2002年1月1日起成為我國中央地方共享稅的是( )。
A.增值稅
B.所得稅
C.證券交易印花稅
D.資源稅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所得稅從2002年1月1日起成為我國中央地方共享稅。
【例題3?單選題】(2007年)按照我國的分稅制財政體制,下列選項中( )不屬于中央固定收入。
A.鐵路運輸部繳納的房產稅收入
B.國有商業(yè)銀行總行繳納的營業(yè)稅收入
C.國家郵政局上繳的利潤
D.省屬企業(yè)繳納的消費稅收入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房產稅屬于地方固定收入,不屬于中央固定收入。
【例題4?單選題】(2010年)按照我國現(xiàn)行分稅制財政體制規(guī)定,關稅屬于( )。
A.中央稅
B.中央與地方共管稅
C.中央與地方共享稅
D.地方稅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按照我國現(xiàn)行分稅制財政體制規(guī)定,關稅屬于中央稅。
【例題5?單選題】(2011年)2010年某省征收個人所得稅收入總額為500億元,按照現(xiàn)行所得稅中央與地方分享比例,該省應分享的個人所得稅收入為( )億元。
A.125
B.250
C.200
D.300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所得稅中央與地方的分享比例。從2003年以后所得稅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所以該省應分享的個人所得稅收入為500×40%=200億元。
(三) 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主要成效(了解)
1.建立了財政收入穩(wěn)定增長機制
2.增強了中央政府宏觀調控能力
3.促進了產業(yè)結構調整和資源優(yōu)化配置
(四)“十二五”規(guī)劃關于深化財政體制改革的規(guī)定
(1)按照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要求,在合理界定事權基礎上,進一步理順各級政府間財政分配關系,完善分稅制。
(2)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qū)建設,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特別是均衡性轉移支付規(guī)模和比例,調減和規(guī)范專項轉移支付。
(3)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穩(wěn)步推進省直管縣財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強縣級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財力保障。
(4)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財務管理體系,探索建立地方政府發(fā)行債券制度。
2014年經濟師劉艷霞獨家主講 環(huán)球網校2013押題命中90%
環(huán)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huán)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熱點專題:2014經濟師報名入口|新教材解析|經濟師如何選專業(yè)|[每月免費課堂]
套餐推薦:"私人訂制"學習方案|全程一對一|零基礎VIP保過|初中級保過|超值特惠
三、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一)財政轉移支付及其特點
1.財政轉移支付的含義
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是在處理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時,協(xié)調上下級財政之間關系的一項重要制度。
可以將政府間轉移支付歸納為縱向轉移支付和橫向轉移支付兩種形式。
最早提出轉移支付概念的是著名經濟學家庇古。
建立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目的:為了解決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的問題,以及因地區(qū)間經濟發(fā)展不平衡而引起的全國公共服務水平不均衡問題,實現(xiàn)經濟社會的穩(wěn)定協(xié)調發(fā)展。
2.財政轉移支付的特點(熟悉)
(1)完整性
(2)對稱性
(3)科學性
(4)統(tǒng)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
(5)法制性
(二)我國現(xiàn)行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1.財政轉移支付分類――均衡撥款和專項撥款
(1)均衡撥款――對于地方事權范圍的支出項目,中央政府通過一般性轉移支付實施財力匹配與均衡
(2)專項撥款――專項轉移支付嚴格限于中央委托事務、共同事權事務、效益外溢事務和符合中央政策導向事務
2.我國的財政轉移支付分類
我國現(xiàn)行的財政轉移支付由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組成
(1)一般性轉移支付 | 一般性轉移支付是指為了彌補財政實力薄弱地區(qū)的財力缺口,均衡地區(qū)間財力差距,實現(xiàn)地區(qū)間基本公共服務能力的均等化,中央財政安排給地方財政的補助支出,由地方統(tǒng)籌安排。 | 包括均衡性轉移支付、民族地區(qū)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調整工資轉移支付、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源枯竭城市轉移支付等具體項目。 |
(2)專項轉移支付 | 專項轉移支付需要按照規(guī)定用途使用。 | 專項轉移支付重點用于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保障、支農等公共服務領域。 |
3.稅收返還制度
(三)進一步完善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1.合理使用轉移支付方式
2.進一步優(yōu)化轉移支付結構
3.提高轉移支付的法制化水平
2014年經濟師劉艷霞獨家主講 環(huán)球網校2013押題命中90%
環(huán)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huán)球網校經濟師頻道&論壇,或加經濟師考試QQ群:129666620,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jié)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yè)》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