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物業(yè)管理綜合能力精選習題1.1


一、單項選擇題:
1、( A )是表示一個人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他將購買的某種商品的各種數(shù)量。
A、個人需求 B、群體購買量 C、市場需求 D、客戶需求量
2、在市場均衡的情況下,需求量( B )供給量。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與之無關
3、生產規(guī)模是指一定量生產要素投入所能獲取的( C )。
A、實時產出量 B、平均產出量 C、最大產出量 D、計劃產出量
4、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是指可變生產要素增加所引起的產量的變化,可分為( B )三個階段。
A、產量遞減、邊際產量遞減、總產量減少
B、產量遞增、邊際產量遞減、總產量減少
C、產量遞減、邊際產量遞增、總產量減少
D、產量遞減、邊際產量遞減、總產量增多
5、平均產量指每單位( C )平均生產的產量
A、固定要素 B、產品存量 C、可變要素 D、固定資產
6、( A )是指在某一物定市場和某一特定時期內,所有購買者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將購買的某種商品的各種數(shù)理。
A、市場需求 B、個人需求 C、社會需求 D、總體需求
7、西方經濟學一般將生產中各種資源投入概括為勞動、土地、資本以及管理者才能等,統(tǒng)稱為( B )。
A、生產資源 B、生產要素 C、生產條件 D、資源要素
8、邊際產量指( C )生產要素每增加一個單位所增加的產量。
A、勞動力 B、資本 C、可變 D、固定
9、邊際技術替代率是指在( A )曲線上兩種生產要素相互替代的比率。
A、等產量 B、需求 C、最大產量 D、供給
10、規(guī)模報酬是指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當各種生產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即生產規(guī)模擴大時產量變化的情況。人們經過
考察發(fā)現(xiàn),規(guī)模報酬存在( B )三個階段。
A、遞減、不變和遞增
B、遞增、不變和遞減
C、遞增、遞減和不變
D、不變、遞增和遞減
11、( A )是指廠商在生產規(guī)模擴大時由于自身原因所引起的產量增加和成本降低。
A、內在經濟 B、內在不經濟 C、外在經濟 D、外在不經濟
12、經濟學中的利潤是指( B ),它是總收益與總成本(經濟成本)的差額。
A、正常利潤 B、經濟利潤 C、超額利潤 D、最大利潤
13、市場條件下的價格機制并非總是有效的,對于價格機制在某些領域不能起有效作用的情況,我們稱為( A )。
A、市場失靈 B、社會失靈 C、價格失靈 D、最大利潤
14、( B )是指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差的商品總是將好的商品驅逐出市場。
A、正選擇 B、逆選擇 C、市場失靈 D、內在不經濟
15、( A )是個人(包括自然人與法人)的經濟活動對他人造成的影響而又未將這些影響計入市場交易的成本與價格之中。
它分為有利與有害的兩種。
A、外部性 B、外在性 C、市場失靈 D、內在不經濟
查看更多:物業(yè)管理師課程 物管師課程輔導報名 在職碩士課程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物業(yè)管理師《綜合能力》章節(jié)練習(匯總)2016-03-01
- 物業(yè)管理師《綜合能力》章節(jié)習題第十二章2016-03-01
- 物業(yè)管理師《綜合能力》章節(jié)習題第十一章2016-03-01
- 物業(yè)管理師《綜合能力》章節(jié)習題第十章2016-03-01
- 物業(yè)管理師《綜合能力》章節(jié)習題第九章2016-03-01
- 物業(yè)管理師《綜合能力》章節(jié)習題第八章2016-02-29
- 物業(yè)管理師《綜合能力》章節(jié)習題第七章2016-02-29
- 物業(yè)管理師《綜合能力》章節(jié)習題第六章2016-02-25
- 物業(yè)管理師《綜合能力》章節(jié)習題第五章2016-02-25
- 物業(yè)管理師《綜合能力》章節(jié)練習第四章201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