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第1批


【摘要】小編給大家?guī)?017下半年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第1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生活導入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生活場景:
1.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你會怎么辦?(學生自主回答)
2.考試時,監(jiān)考老師有事走開了一下,你會作弊嗎?(學生自主回答)
教師引導: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的主人公跟我們一樣有過相似的經歷,那他是怎樣選擇的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釣魚的啟示》。(板書:釣魚的啟示)
(二)整體感知,通讀課文
1.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要求:利用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詞,掃清閱讀障礙。
教師范讀,強調一些字詞(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
2.“啟示”是什么意思呢?
(生回答:啟示是啟發(fā)指示,使有所領悟的意思。)
(三)深入研讀,深入體會
1.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總結:課文寫了“我”小時候和父親去釣魚,“我”好不容易釣著了一條大鱸魚,可父親讓“我”把鱸魚放回湖里。“我”從中受到終生的啟示。
2.自由讀課文2、3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我”釣到了一條什么樣的魚。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我和父親當時心情是怎樣的?
總結:“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板書:得意)
同學們再次一起懷著高興的心情來讀這句話。
3.我和父親釣到這么大、這么漂亮的鱸魚時,有一種欣喜、得意的心情,那“我們”面對這么誘人的魚時,做出了怎樣的選擇?為什么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后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板書:放魚)
讀一讀他們的對話,想一想他們當時的心情。(板書:委屈、沮喪)
總結:因為沒有到捕撈時間。是啊,父親盯著誘人的魚,內心正經歷著道德的考驗,是把魚留下還是放魚。父親最終選擇了放魚。
(四)鞏固提高
讀了父親告誡“我”的話,你是怎么想的?
總結:懂得要嚴格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直、守紀的人。
(五)小結作業(yè)
搜集關于道德修養(yǎng)的名言警句。
【板書設計】
略
【答辯題目解析】
1.簡述本課的教學思路。
【參考答案】
《釣魚的啟示》主要寫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親好不容易釣到一條大鱸魚,此時離捕撈鱸魚開放時間僅差兩個小時,父親竟讓“我”把鱸魚放回湖里,使“我”從中獲得終生啟示。哲理性的文章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難懂,因此首先在導入上我會用生活中的事件導入,然后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思考文章中的主旨,但是我是通過具體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學生對主旨的把握的。當學生對文章的主旨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我會再將問題引入到生活中,教導學生要做一個正直守信的人,將本課的情感進行升華。
2.結合文本談談什么是誘惑人的“魚”。
【參考答案】
這句話比較難懂,需要引導聯(lián)系實際。
誘惑人的“魚”:吸引人的,讓人動心的,諸如:金錢、地位、榮譽……包括那些暫時帶來一點方便、一點好處的事。學校里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shù),沒人知道;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是去歸還,還是將錯就錯?過馬路時,紅燈亮了,但周圍沒有民警叔叔,沖過去,還是等?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確會經常碰到。其實就是教育我們做人的道理。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
上課之初,教師出示課件:同學們猜有關動物名稱的謎語。
像魚不像魚,終生海里居,遠看像噴泉,近看似島嶼。——鯨。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字詞的掌握情況。在字音上注意“濾”。在字形上引出“肺”字,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寫成“市”。
2.再默讀一遍課文,邊讀邊想,課文給我們介紹了鯨的哪些知識?勾畫相關的語句。
3.請學生匯報課文都介紹了鯨的哪些知識。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大家集體補充,理清文章的脈絡。
教師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板書。
第一自然段:鯨的體型
第二自然段:鯨的進化
第三自然段:鯨的種類
第四自然段:鯨的吃食
第五自然段:鯨的呼吸
第六自然段:鯨的睡覺
第七自然段:鯨的生長繁殖
(三)精讀課文,深入賞析
學習——鯨的形體
請大家默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看同學誰能準確地概括鯨的形體特征。
學生匯報、了解特點,學習說明方法。
課件出示:
(1)不少人看到過象,都說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
(板書:作比較)
(2)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
學生共同討論句子,找到關鍵詞語“十六萬”“兩千”。(板書:列數(shù)字)
教師再次出示句子,隨后學生思考:“它與書上的句子哪個更好,好在哪里呢?”
課件出示:目前已知最大的鯨很大很重,最小的也很重。(學生暢所欲言)
(3)我國發(fā)現(xiàn)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它要是張開嘴,人站在它嘴里,舉起手來還摸不著他的上顎;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書,還顯得很寬敞。(板書: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
(四)拓展延伸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形容印象中的鯨。
(五)小結作業(yè)
鯨是美麗的,但它也是脆弱的,各位小海洋生物學家們,讓我們用自己的無窮知識去了解鯨,用自己善良的心靈去關愛鯨,用自己溫暖的雙手去保護鯨,讓這種美麗而又可愛的生物永遠停留在我們的視線里。
課后作業(yè):以“鯨的自述”為內容寫一篇短文。
【板書設計】
略
【答辯題目解析】
1.列舉常見的說明方法并且說說它們的好處?
【參考答案】
1.舉例子。使文章更加具體,更有說服力,更客觀地說明了事物。
2.作比較。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
3.下定義。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征作規(guī)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準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4.畫圖表。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采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5.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6.打比方。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2.請你談談學完這篇文章后你的感想。
【參考答案】
以前,鯨魚在我的腦海中只是一種會噴水的“魚”。當我學完《鯨》這篇課文,我恍然大悟,原來它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樣。
鯨是一種古老的哺乳動物,你也許會嚇一跳,因為它生活在海里分明應該是卵生的。其實,它現(xiàn)在的“魚”形是經過千百年的演變而來的,這是為了在水里自由地穿梭而形成的流線形身體。它和人類一樣有肺呼吸,這更說明它屬于哺乳動物。我們看到它在噴水,其實那是它在呼吸!它背部的兩個鼻孔一個進氣,一個呼氣,但總會有些淘氣的海水來搗亂,于是出氣孔便把它們“推”出去。這就形成了“噴泉”。它睡覺也挺講究,必須安全又安靜,不然不干!
看它是多么有趣又可愛的小動物呀!海洋館里的大合唱少不了它,大海洋里少不了它,大自然里也少不了它。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根據(jù)昨天的預習,請幾位同學當一次小導游,給大家介紹自己所了解的西沙群島。
2.學生自由發(fā)言。
3.學生提問小導游,如:
(1)西沙群島的海面為什么五光十色?
(2)為什么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二)探究文本
1.過渡:西沙群島的海灘、海島又是怎樣的呢?有哪些同學比較感興趣?
2.探究體驗:
探究一:(課件出示)
海灘上有揀不完的美麗的貝殼,大的,小的,顏色不一,形狀千奇百怪。最有趣的……它就四腳朝天,沒法逃跑了。
學生思考:
?、倌阆矚g這些美麗的貝殼嗎?想一想,貝殼有哪些顏色?形狀到底怎樣奇?怎樣怪?
?、谶@些貝殼真是美麗,真是奇特,學生嘗試讀出它的“美”和“奇”!
?、蹖W生通過多種朗讀方式(大聲朗讀、小組讀)把海龜?shù)?ldquo;趣”讀出來。
西沙群島的海灘神奇有趣!(學生再次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讀這部分課文。)
探究二:(課件出示)
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這是非常寶貴的肥料。
學生思考:
?、僮x完后,西沙群島的鳥給你留下怎樣的感覺呢?
學生通過“鳥的天下”“各種”“遍地”“厚厚”等詞語體會“鳥多”的特點。
②西沙群島真是鳥的樂園。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鳥,你能把眾鳥齊鳴的場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嗎?
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先個人練習,再小組交流,最后全班匯報。
教師總結: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同學們感受到一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西沙群島。老師相信祖國的西沙群島必將在你們的手中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三)聽寫詞語
1.自書復習,準備聽寫。
2.聽寫。聽寫后自己對照,改錯。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課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
2.課后搜集描繪祖國風光的諺語、詩句。
【板書設計】
略
【答辯題目解析】
1.簡要分析本文的寫作思路。
【參考答案】
縱觀全文,本文是總——分——總結構。第一自然段為概述,點出西沙群島具有海上交通的重要,國防戰(zhàn)略的重要,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等方面的優(yōu)勢,所以“是個可愛的地方”,以“可愛”為總起部分。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是分述,是全文的重點部分。就文章的結構脈絡而言,這部分是按進入群島的地點的變換,由上而下,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海面——海底——海中——海灘——島上五方面進行分說。就對總起概述的具體分述而言,這一部分的每一自然段都各自圍繞著一個意思細說。文章的最后自然段,從內容上看,是順著前面具體的內容即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的延伸性總結,從結構上看,是第一自然段的一種呼應,也作為全文的總結。
2.請你說出本文主要的修辭手法并進行簡要的賞析。
【參考答案】
本文主要運用比喻和夸張的手法。
比喻,是本課用得最多的修辭。教學比喻句不要只滿足認得什么像什么,而要引導學生準確地認識比喻義,這樣的教學才到位。如:“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是形狀,而把“西沙群島”比喻成“南大門”,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是意義和作用。
其次,運用夸張,可以生動、形象、深刻地表情達意。“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教學時要指出:兩句都從“密度”的“高”進行夸張,說明數(shù)量的多。同時,要告訴學生,夸張要注意可信的“度”。對以上重點句的教學,要講清特色,教給方法,引導靈活遷移,切不可只滿足于機械的模仿。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欣賞動畫,感受威尼斯。(課件展示威尼斯的圖片。)
(1)學生邊聽邊想:哪些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學生交流(河道多、橋梁多、名勝多、島嶼多、小艇多)。
2.背景介紹
教師介紹威尼斯相關知識:位于歐洲亞得里亞海濱,周圍被海洋環(huán)繞,由118個島嶼組成,全城有117條縱橫交錯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橋梁把他們連結起來。只有西北角一條長堤與大陸相通,有“水城”“百島城”之稱。這兒風光秀美,古跡甚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羅克式大教堂,有120座鐘樓,64座修道院,40座宮殿,是馳名全球的旅游勝地。威尼斯城熱鬧非凡,但城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不見紅綠交通燈,小艇就是“公共汽車”。威尼斯的小艇同樣聞名于世。
引出課題,板書課題。(威尼斯的小艇)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主朗讀課文,注意劃出文中不會的生字詞。
2.學生思考課文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學生同桌討論,小組代表發(fā)言,教師肯定學生回答并進行總結。(小艇的樣子、速度,船夫的駕駛技能,小艇的用途。)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讀
1.學生閱讀第二自然段,找到課文描寫小艇形態(tài)特點的句子。學生找到后積極發(fā)言。(精巧、奇特)
出示句子:
“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行動起來輕快,靈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
通過兩個句子對比,學生思考哪一句描寫地更生動形象。(第二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表達得更形象,更具體。)
2.學生閱讀第三自然段,劃出重點句子。
小組內成員進行討論: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
(提示:河上行船速度極快的時候——操縱自如,不手忙腳亂;急駛的時候——能夠拐彎;擁擠的時候——能夠擠進擠出;極險極窄的地方——能夠穿過去。說明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
3.全班自由讀第五自然段。
?、倏纯赐崴谷俗⊥プ鍪裁?(學生找到原文,自由回答并進行朗誦。回答之后,學生之間互相評價。)
?、谧髡邔懙氖峭崴沟男⊥?,可為什么又寫威尼斯的夜晚?小組討論,記錄員隨時記錄,小組代表在班級內進行分享。(通過寫威尼斯夜的靜,反襯出了小艇與城的關系密切,更說明了小艇的作用大。)
(四)小組討論,拓展延伸
教師組織活動:學生當威尼斯小導游。
學生來充當導游,介紹威尼斯的風光和小艇給游客。教師表揚發(fā)言同學。
學完文章,你對威尼斯有什么樣的感情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五)小結作業(yè)
“東方威尼斯”是蘇州,“亞洲威尼斯”是泰國的曼谷,“北歐威尼斯”是斯德哥爾摩。同學們課下收集這些城市的資料,比較它們之間的異同,再次領略異國風情。
【板書設計】
略
【答辯題目解析】
1.本堂課你的教學評價相對蒼白,你怎么改進?
【參考答案】
語文教學中要求實現(xiàn)教學評價多樣性,教學主體多元化。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要求學生以小組討論形式進行思考,在分享的過程中除了對答案正確與否進行評價,我還可以從學生回答問題的表現(xiàn)以及思考問題的角度進行評價,在班級的共享過程中除了我對學生的評價,還可以加入學生互評的環(huán)節(jié)。也有學生回答問題以后,可以用啟發(fā)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回答的情況,進行自評。同時我還可以對學生互評和自評的情況進行總結評價。經過這樣的方式,評價主體多元化了,評價角度多樣化了,用不同主體說出的語言自然比較豐富。那么,這樣的課堂評價就比較有亮點了。
2.你的情感教學目標是什么,你怎樣實現(xiàn)它的?
【參考答案】
本節(jié)課情感教學目標感受威尼斯獨特的地理風貌以及文章語言美,感受異域風情文化,體會對威尼斯的喜愛之情。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主要從鑒賞威尼斯的美景升華到情感,最開始播放威尼斯的圖片,讓學生初步感知威尼斯的美景;然后通過學生間合作去分別欣賞描寫小船、船夫的相關語句,體會美文的同時感知威尼斯帶給我們視覺上的享受。最后讓學生通過爭當小導游的方式幫助學生體會出對威尼斯的喜愛之情。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PPT展示靜夜思圖片,并提問:圖上都畫了什么?看到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學生回答)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在這樣的靜夜之中,詩人又在思考什么呢?隨后引導學生并導入課題《靜夜思》。(板書標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看圖邊欣賞。
2.學生打開課文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背一背。
(三)抓住重點,體會情感
1.學習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
首先,引導學生觀察“攵”,隨后,思考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3.開火車認讀生字。(教師隨時糾正學生發(fā)音問題。)
4.請同學書空,跟老師在田字格里練習寫“攵”。
5.自由練讀。(可以大聲讀,小聲讀,同桌讀,小組讀,你讀我聽,二人齊讀。)
(四)總結拓展
同學們共同查字典,思考還有哪些字包含“攵”?(故、收、改、攻、效)
(五)課后作業(yè)
回家后把這首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給家人聽。
【板書設計】
略
【答辯題目解析】
1.若請你加入一個游戲設置,該如何設置?
【參考答案】
我會請一組同學,一個人書空一筆,其他同學猜這是個什么字,再寫到黑板上;然后交換組員書空和猜字。最后老師可以比較不同組員的書寫結果,進行點評和競賽,并給予小紅花鼓勵。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強化學生對筆畫的記憶和書寫,點評中還有競賽的意味,調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競爭意識,增強團隊榮譽感。并且能夠調動起全班的參與度。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2.簡單介紹一下李白。
【參考答案】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以及對人民疾苦的同情,此外,還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力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智能題庫免費下載: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下資科目一半年教真題及答案練習2025-08-05
- 往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及答案(教學設計題)2025-08-01
- 往年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真題及答案: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2025-08-01
- 25下教資筆試9月13開考!往年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真題來了2025-08-01
- 往年教資小學科目二真題及答案,報名2025下半年教資筆試的考生多練習2025-08-01
- 2025下半年教資筆試于9月13日進行,提前練習往年幼兒園教資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2025-07-31
- 2025下教資考生注意!往年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考試試卷真題練習2025-07-30
- 2025下半年9月13日筆試,往年教師資格考試科目二真題來啦2025-07-30
- 25下半年教資筆試9月13日進行,多多練習往年教師資格證初中語文真題2025-07-29
- 25下半年筆試復習資料:往年教資高中語文筆試真題及答案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