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是你干了多少事,而是你干成了什么事
別堆任務列表,也別光寫過程。重點是,你解決了什么問題、留下了什么成果。
比如這樣寫:
“負責XX系統(tǒng)的維護” → 這是事實,但沒內容。
“在XX系統(tǒng)運行中,發(fā)現(xiàn)原有接口存在數(shù)據丟失問題,我提出調整方案并協(xié)調開發(fā)團隊兩次修改,最終解決了問題。上線后3個月運行穩(wěn)定,未再出現(xiàn)類似錯誤?!?→ 這就是成果。
你做了什么,和別人做出來的結果不一樣,這就是“獨特”。
二、試著換個問法:這事如果不是你來,結果會一樣嗎?
這句話很好用。如果答案是“不會”,那你就找到了你該寫的部分。
比如:
你是主動推動了某項流程優(yōu)化的人;
你在項目推進中承擔了協(xié)調最復雜的部分;
你在別人放棄的細節(jié)上堅持下來了,結果起了關鍵作用;
某個文檔、制度、產品,是你獨立完成并被單位采納的。
這些事,別人沒做,或者沒做好,但你做了,還做成了,這就是你該寫進材料里的“你自己”。
三、別堆形容詞,用事實和數(shù)據說話
如果你寫的是“得到了領導好評”“效果顯著”,那評委通常不會當回事。
但你如果寫的是:
“通過流程優(yōu)化,審批時長從原來的5天縮短到2天”
“該模塊已被集團3個分公司使用,反饋良好”
“撰寫的調研報告被作為管理層決策參考”
這些不用多說,別人一看就知道你確實做出了成果。
四、語氣不用太“寫材料”,像你在跟人說明白就行
不要套話,不要官腔,更不要浮夸。你就像在跟一個不熟悉你工作的人講清楚:“我在哪件事情上,確實花了心思,有實實在在的結果?!?/p>
可以這么寫:
“這個事本來沒在我分內,但當時情況比較急,我就接了下來,后來一邊摸索一邊協(xié)調,最后順利完成?!?/p>
“這個問題其實卡了兩年沒人解決,我是先找數(shù)據、又找人試了幾個辦法,最后才把它徹底改掉的。”
這樣的語言,不僅真實,還能讓人感受到你在里面的投入和價值。
最后說一句
評職稱,不是寫“我很辛苦”,而是寫“我做出了有價值的成果”。
那些你做得特別認真、別人可能沒注意的小事,其實很多就是你最大的亮點。
別怕寫得樸實,怕的是你沒把最值得寫的那部分說清楚。
如果你已經有了具體事例,建議就用“問題—過程—結果”這條線寫出來,不追求漂亮話,把事講明白就足夠打動人了。
溫馨提示:2025年高級經濟師成績于7月29日公布,大家可以點擊文章頂部的“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確保在后續(xù)證書領取關鍵節(jié)點得到及時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