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西方心理學史簡編》筆記:提頓斯


第八章 近代西方心理學(六)十八世紀的德國
第一節(jié) 德國當時的社會與思想背景
德國思想家提出的理論含有一些辯證法的因素。
第二節(jié) 伏爾夫
一、伏爾夫
1、伏爾夫在當時的德國思想是很有影響,他是萊布尼茨的唯心主義的繼承人,而且是第一個用心理學這個名詞寫書的人。
2、伏爾夫曾于1721年演講過“中國人的實踐哲學”。他很推崇孔子,孔子看重人的實際生活和行為規(guī)范,而不看重鬼神。他認為孔子提倡的道德是沒有啟示的宗教,可以通過實踐慢慢建立道德體系,單從理性也可以建立道德體系和宗教信仰。
3、他的著作《經(jīng)驗的心理學》和《理論的心理學》
4、伏爾夫的世界觀是二元論的目的論的世界觀。他主張二元論的身心平行論。他在認識論上是唯理論者。
二、材能說
伏爾夫系統(tǒng)化了材能心理學,材能心理學也叫能力心理學。伏爾夫是材能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者。象亞里士多德的二分法一樣,伏爾夫把人的材能分為認恫哪芎投?蟛哪芰醬罄唷¡/P>
第三節(jié) 提頓斯
一、內省法
提頓斯是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心理學上相當重要的人物。對內省法的系統(tǒng)闡述是從提頓斯開始的。
(1)內省法的含義及系統(tǒng)化,提頓斯認為心理學應該用內省的方法。他所說的內省法是指人對于自己的主觀經(jīng)驗及其變化的觀察,要在不同的情境中觀察經(jīng)驗的變化,也要在同一情境中重復觀察心理經(jīng)驗。
(2)內省是可能的。有人認為內省不可能,因為主觀心理現(xiàn)象不象客觀現(xiàn)象那樣可以允許人在一旁觀察而不妨礙它進行,人要觀察自己的主觀想象的變化,一定會妨礙這個過程,使它不能正常進行,因此也就觀察不到它的真相。針對這個問題,提頓斯提出“最初的回憶”,提頓斯認為內省不是指在心理現(xiàn)象發(fā)生的此時此刻進行觀察,而是指對心理現(xiàn)象所遺留的“最初記憶”的觀察,所以這樣的內省過程不會妨礙心理現(xiàn)象的進行。
二、心理三分法
提頓斯以前有人已經(jīng)認為人的心理作用除認識、意志之外還有感情。提頓斯把心理過程分為理解、感情和意志三個部分。
更多自考動態(tài)請您持續(xù)關注環(huán)球網(wǎng)校自考頻道!
最新資訊
- 來領資料!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備考資源包更新上線2025-09-02
- 倒計時54天!2025年10月自考必備真題資源+備考資料包已匯總2025-09-01
- 干貨合集!2025年10月自考考前2月必備資料清單2025-08-29
- 免費下載!2025年10月自考備考資料全匯總,速領2025-08-09
- 速領!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各專業(yè)【重點預測100題】上線,備考開始2025-08-05
- 穩(wěn)了!2025年10月自考【各科目全書重點pdf】速下載,查漏補缺2025-08-04
- 干貨收藏!2025年10月自考公共課、專業(yè)課高效備考攻略2025-07-12
- 考前必背!2025年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高頻考點2025-04-07
- 考前復習: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31)2025-03-31
- 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事件匯總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