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新聞采訪學》復習資料:新聞采訪


新聞采訪是一種特殊的調查研究工作
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觀點來看,新聞采訪的對象是客觀事物,新聞采訪的基本性質,是向客觀事物進行調查研究的一種活動。記者的工作,必須從調查研究開始,有結束于調查研究,采訪的過程,就是調查研究的過程。首先是調查,占有大量材料;其次是研究,認真消化材料。光調查不研究,認識只能停留在感性階段;只有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研究,做一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作,認識才能從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并且拿這對事物的理性認識,再深入調查。感性認識只解決現象問題,理性認識才能解決本質問題。我們的新聞報道不應該是感性認識的產物,而應該是理性認識的結果。所以要一面調查,一面研究,調查中有研究,研究中有調查,如此反復循環(huán),一次比一次深入,直到弄清客觀事物的真相和本質為止。這一切表明,新聞采訪工作就是調查研究工作。
新聞采訪與其他調查研究的共同點:
從指導思想看,各行各業(yè)的調查研究都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作指導。
從目的看,各行各業(yè)的調查研究都是為了解決問題。
特點:
1、求新性。新聞采訪的最主要目的是向大眾傳播新聞。記者主要是為了進行新聞報道或寫作內參而從事新聞采訪活動。采訪的客體不論是人類社會中的事物變動,還是自然現象,記者要極力關注和了解掌握的都應該是具有新聞價值的、廣大受眾感興趣的事實;注重事實的新鮮性和傳播意義。
2、突擊性。新聞講求試銷,這就決定了新聞采訪活動往往受時間的限制,應力求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高質量地晚車功能新聞采訪任務,這也是記者的難點之一。新聞采訪十分講究時間、速度,也是新聞競爭的需要,尤其當今新聞傳播技術日新月異,國內外新聞競爭日趨激烈,新聞采訪的突擊性特點越發(fā)明顯。
3、靈活性。同一般的調查研究相比,新聞采訪具有更大的靈活性。隨著采訪的深入,新聞線索的發(fā)展,情況的變化,只要具有新聞價值,采訪過程中,記者在諸多方面就可以靈活應變、當機立斷或是增加新聞采訪內容;或是擴展采訪范圍;或者是變換采訪對象;或者是跟蹤新的新聞線索……
4、廣泛性。一般的調查研究通常相對固定于有關的行業(yè)范圍或專業(yè)領域。而記者的新聞采訪的活動,卻具有廣泛性。即表現為:接觸范圍大,涉及面廣;采訪對象和內容廣泛;題材廣泛,受眾需求廣泛。
5、連續(xù)性。新聞媒介要源源不斷地向廣大受眾提供新聞報道,傳遞新的信息,記者就需要不斷地進行采訪,掌握各種各樣有意義的新聞事實,寫出一篇篇報道。對于重要的新聞事件,特別是重大的突發(fā)性新聞事件,記者需要持續(xù)追蹤采訪,進行連續(xù)報道。對于具有重要意義和指導作用的新聞題材,對于社會“熱點”,記者需要隨著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進行持續(xù)的采訪,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進行系列報道。
更多自考動態(tài)請您持續(xù)關注環(huán)球網校自考頻道!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備考資料包上線!真題匯總+必背10頁紙+高頻100題2025-09-05
- 來領資料!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備考資源包更新上線2025-09-02
- 倒計時54天!2025年10月自考必備真題資源+備考資料包已匯總2025-09-01
- 干貨合集!2025年10月自考考前2月必備資料清單2025-08-29
- 免費下載!2025年10月自考備考資料全匯總,速領2025-08-09
- 速領!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各專業(yè)【重點預測100題】上線,備考開始2025-08-05
- 穩(wěn)了!2025年10月自考【各科目全書重點pdf】速下載,查漏補缺2025-08-04
- 干貨收藏!2025年10月自考公共課、專業(yè)課高效備考攻略2025-07-12
- 考前必背!2025年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高頻考點2025-04-07
- 考前復習:2025年4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高頻考點(3.31)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