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筆記第二章(6)


分析《吶喊》《彷徨》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的重要地位
《吶喊》《彷徨》開創(chuàng)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革命現(xiàn)實主義的光輝傳統(tǒng),表現(xiàn)在:
一。思想方面:
1、 它以“直面慘淡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如實描寫,深入地狀寫了社會的一切丑惡、罪惡和病根。由于作者站在革命民主主義立場上,因而作品對封建性舊社會的暴露批判,異常深刻,達到過去的文學所沒有達到的思想境界。
2、 作品滲透著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作品凝聚著作者對農民、婦女、知識分子問題的思考,對人民解放和社會改革道路的執(zhí)著探求。
3、 作品從思想革命的角度,側重描寫和揭示封建思想對人民群眾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暴露和解剖民族病態(tài)心理,期望中國人民擺脫封建傳統(tǒng)思想束縛,改革國民劣根性。
二?!秴群啊贰夺葆濉返闹匾匚贿€表現(xiàn)在藝術上的杰出成就。作者在民族生活的土壤上,博采眾長、融會貫通,從而豐富了中國文學的表現(xiàn)手法,開拓了多中創(chuàng)作方法的源頭,革新了中國短篇小說的結構形式。
分析魯迅雜文的思想特色
魯迅雜文以“文明批評和社會批評”為主要思想內容,由此構成魯迅雜文的兩個思想特色:
一、批判性(戰(zhàn)斗性)
1、 對封建舊文明舊道德的批判,如《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我之節(jié)烈觀》中批判封建父權、夫權、婦女節(jié)烈觀等等。
后期雜文增加了批判資本主義文明,半殖民地都市等方面的內容。
2、 暴露和批判國民劣根性,對卑怯、保守等國民性作了深刻的剖析。
3、 社會批評的內容更為廣泛,如對社會的一切黑暗,統(tǒng)治者的兇殘,帝國主義的罪行等都予以猛烈抨擊。這種批判,具有戰(zhàn)斗的現(xiàn)實意義。
二、深刻性
魯迅的雜文對各種問題的論述,都極其深刻,富有辨證哲理。
如《燈下漫筆》中揭露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是“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和“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的循環(huán),這從人民的社會地位和心理對中國歷史所做出的本質性論斷,是何等的深刻。
《拿來主義》中批判封建閉關主義,論述國家民族應對世界采取開放態(tài)度,以及開放的意義和方法,見解精辟。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
- 2025年10月自考備考資料包上線!真題匯總+必背10頁紙+高頻100題2025-09-05
- 來領資料!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備考資源包更新上線2025-09-02
- 倒計時54天!2025年10月自考必備真題資源+備考資料包已匯總2025-09-01
- 干貨合集!2025年10月自考考前2月必備資料清單2025-08-29
- 免費下載!2025年10月自考備考資料全匯總,速領2025-08-09
- 速領!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各專業(yè)【重點預測100題】上線,備考開始2025-08-05
- 穩(wěn)了!2025年10月自考【各科目全書重點pdf】速下載,查漏補缺2025-08-04
- 干貨收藏!2025年10月自考公共課、專業(yè)課高效備考攻略2025-07-12
- 考前必背!2025年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高頻考點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