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能力B類試題答案


2005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二)》試卷參考答案及老師點評
第一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
1.C 【解析】題干中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意思是:好的科普文章對于作家文筆的依賴,第三第四句則是指明科學的發(fā)展為文學提供了素材,將兩部分的意思結合起來考慮,就應該選擇C。A和D都只反映了題干的一部分意思,而文中也并沒有強調說文學和科學的互相激勵作用,因而都不能入選。
2.A 【解析】本題可以使用排除法。首先是D項文章中只提到國家已經決定和“將”對農雖然正確,但是涵蓋的意義太過廣泛,與題干不能貼切,故不能選;B項雖然也是題干表達的內容,但其很顯然只是一個因素而不是最終的結論。
3.B 【解析】既然把教育定為公益事業(yè),那從公益事業(yè)的含義不難理解教育應屬于非贏利事業(yè)。所以答案為B。
4.B 【解析】還是使用排除法。選項A和D只是概括了題干前兩句所表達的意思:結構游戲對于幼兒能力的開發(fā)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題干問的是文章的主旨,所以不能選。而選項C只是從題干中得出的結論:結構游戲的作用→幼兒教師的參與才能發(fā)揮這種作用(題干)→幼兒教師要掌握結構游戲的教法(結論),因此也不能選。因此只能選擇與題干意思相近的B。
5.B 【解析】選項A,題干中只說上海孩子的零花錢比北京和廣州孩子的都低,但并沒有說明北京和廣州之間的高低,所以不能選;選項C也是同樣的道理:題干中指出上海家庭的其他方面教育支出低于北京和廣州,但北京和廣州之間的高低也沒明確表示;同樣的道理D不能選;題干中說子女的總體費用方面,上海最低,自然也就低于廣州,因此要選B。
6.C 【解析】“很流行”即為大多數人所接受,而筆者背于前一種“中國古典美學注重美與善的統(tǒng)一”的流行觀點,提出了另外的看法。首先判斷出筆者的觀點并不流行。其次,筆者對于中國古典美學精妙絕倫的概括,不同于前一種觀點的片面,認為它是“以善為靈魂而以真為最高境界的”,比較新穎,故選C。
7.B 【解析】這段話的主題是文藝復興運動中,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對現代體育的影響。而作品主要是人體藝術方面的內容,是此段的中心。而現代體育是通過人體藝術體現出來的,此段的最后一句正是說明了人體藝術的深遠影響。所以答案是B。
8.C 【解析】這道題目較為簡單。通過題干判斷,治愈禽流感的特效藥物在越南得不到衛(wèi)生部的登記,就不能保障其安全有效,要廣為流通仍尚需時日。很容易得出為C。
9.B 【解析】首句“像塵土一樣卑微”襯托出生命的平凡,排除A。但是正因為“如草芥一樣的生命種子”,才看起來“是那么堅韌和美麗”。突出正是因為生命的平凡,才顯得人生是如此美麗。故選擇答案B。
10.C 【解析】用排除法。題干中明顯指出,“沉沒成本”只有在產品銷售成功的時候才收回,得到回報,故B不正確;D項題干中只是強調人們在投資的過程中,必須預料到自己的投入有不能收回的可能性,而沒有指出要“忘掉”這種成本,故也不正確;A項雖正確,但卻與題干主題“沉沒成本”沒有必然的聯系,故也不當選。
11.C 【解析】題干主要說明:法律陪審員不但需要專業(yè)的人員,而且也需要普通人的參與,只有這樣,法律才有真正的效力,司法過程也是如此。由此可見,題干主要是針對“法律怎樣才能得到有效地遵守”這一問題來闡述觀點的。A項“外人”的指代不清,不能選;B項,文中雖然也涉及到法庭程序的問題,但其主旨并不在此,也不能選;D項是一個觀點而不是問題,因此也不能選。
12.C 【解析】給貧困工人們最低工資,從報酬上降低了工人們的生產力,讓雇主認為報酬低的工人生產能力也低,而不愿意雇用他們,使得他們失業(yè)的情況更加嚴重。由此可見,應選C。
13.C 【解析】兒童對廣告片專注,是臨時的狂熱,但不能說明廣告片是孤獨癥的誘因,排除D。同時本段話前幾句說明兒童喜歡叮當聲或者米老鼠,不喜歡被人抱并不一定就是孤獨癥的表現。所以排除A、B。
14.B 【解析】這段話主要是講危機處理與危機管理之間的關系,危機管理包含了危機各個時期的處理方法。所以答案是B。
15.D 【解析】這段話的中心意思是柔軟勝過堅硬,比硬的更持久。所以答案是D。
16.C 【解析】題干主要指出的是傳統(tǒng)的司法程序由于受到傳統(tǒng)思想影響,而對公民權利造成傷害,并且這種傷害缺少必要的保障和彌補機制。A只是造成執(zhí)法侵權的原因,不能選,B、D則只是通過題干而推導出來的結論,并不是題干所要表達的意思,也不能選。
17.D 【解析】題干既強調了夏天早餐吃冷飲的弊處,又指出了合理的早餐內容,所以綜合來說,應該選D;A、B、C的內容都太過片面。
18.D 【解析】根據這段文字的主旨,對于外地人來說武陵源充滿著神奇和美麗,而對于當地人也具有神話色彩。這說明無論對于外地人還是當地人,武陵源都是有魅力的。故選擇D。
19.A 【解析】B項說中西的“引咎辭職”之間存在很大差異,不能從材料找出,C項也犯同樣的錯誤,D項是擴大材料的意義。材料中只談到引咎辭職受西文政治文明影響,不能由此推出中國的政治也受西方的影響。A項是符合材料和第一句話的是題中本有的意義,故A項是正確答案。
20.A 【解析】這道題目較為簡單,很容易從文字中判斷出答案為A。
21.D 【解析】從給定材料來看,前半部分是講一些用工單位哄抬學歷的事情,后半部分講的是現在社會上出現的在用人問題上的不正?,F象。所以,這段文字材料是有兩層意思。據此,A只講了第一層意思,不能選。B項講的是第二層意思,不能選。C項只是第一層意思中的一個例子,不能選。所以答案只能是D項。
22.C 【解析】這段文字說明古人非常重視身后事,所以排除A。生前的必需品包括錢必得樣樣必備,說明古人的墓中肯定會有財物陪葬,所以選擇C。
23.C 【解析】從“思想家的使命只在于表述自己的眼光、角度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即可判斷出C項正確。
24.D 【解析】從這段材料的內容上來說,講的是要把壞的東西暴露出來,不要遮遮掩掩。選項A是一個負面的判斷,不符合本文的基本感情色彩,本文是要通過消極的東西表達積極的含義。B項不是文中的含義,應該排除。選項C是根本就不是文意,應該排除,所以正確答案是D。
25.B 【解析】這段話主要是講教育的目標不應該讓學生只執(zhí)行老師制定的規(guī)范,而應該教他們制定適合自己的規(guī)范。所以批判的要求學生循規(guī)蹈矩。答案是B。
第二部分 數量關系
一、數字推理
26.B 【解析】27=33,16=42,5=51,1/7=7-1。從排列的規(guī)律來看,3,4,5,( ),7為等差數列,空格處應該填6;乘方3,2,1,( ),-1也為等差數列,空格處應該填0。所以,排列中應選項的值為60=1。所以該題的答案是B。
27.B 【解析】將該組數的分母通分成6之后就不難發(fā)現,各項的分子分別等于其序列號的平方值即分別為12、22、32、42,所以最后一位數的分子為52,該題答案為25/6。
28.B 【解析】觀察此題可發(fā)現其規(guī)律為Xn=Xn-2+2Xn-1,即可知41=7+2×17,99=17+2×41,故選項為B。
29.B 【解析】本題為前一項的立方減1等于后一項,即13-1=0,03-1=-1,(-1)3-1=-2,(-2)3-1=-9,故選B項。
30.C 【解析】Sn+Sn+1-1=Sn+2,即前兩項之和減1等于第三項,故選C項。
31.A 【解析】A有理化后為12+1,C項13=14+1,故推知15+1即5-14故選A。
32.A 【解析】本題為分項數列即第二項比第一項為11=1。第四項比第三項168=2,依此類推最后為x2=5,求x=10,故選A。
33.C 【解析】觀察題干可知,2×2=4,3×6=18,4×12=48,5×20=100。而2、6、12、20之間成以4為首項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由此可推出6×30=180。故選C項。
34.D 【解析】從第3個數開始,每個數是前兩個數之積的1/2,6=3×4/2,12=4×6/2,36=12×6/2,所以空格處應填的數為12×36/2=216。
35.C 【解析】觀察規(guī)律前后兩個奇數項的合為中間夾的偶數項,即1+3=4,3+2=5,2+4=6,4+3=7,所以答案是C。
二、數學運算
36.B 【解析】原式=2004×\[(2.4-0.1)×47+2.4\]÷(2.4×47-2.3)
=2004×(2.4×47-4.7+2.4)÷(2.4×47-2.3)
=2004×(2.4×47-2.3)÷(2.4×47-2.3)
=2004
37.D 【解析】151301>12;而其余各項均小于12,所以選擇D項。
38.D 【解析】利用簡單的猜測法。173的尾數是3,3的立方為27;162的尾數是2,2立方為8。兩者相減尾數為9,所以判斷173和162的立方之差的尾數為9。所以答案為D項。
39.C 【解析】設銷售價為x,成本為z,進貨價y,即可得出等式,y=0.9x-215和0.9x-z=215
0.8x-z=-125,解得x=3400,y=2845,故選C項。
40.D 【解析】設某人速度為v,則小偷速為0.5v,汽車速為5v,10秒鐘內,與小偷相差(0.5+5)v×10=55v,追求時速差為0.5v,所以所需時間為110秒。
41.B 【解析】所需時間=19.5/\[(1+30%)×(1+25%)×(1+20%)\]=10(小時)。
42.A 【解析】設成本為X,80×(100-X)=100×(1-5%)×(80+5×4),解得X=75(元)。
43.B 【解析】21V順+4V逆=12V順+7V逆,9V順=3V逆,則V順V逆=3。
44.C 【解析】設三角形每條邊X,正方形為Y,那么Y=X-5,同時由于硬幣個數相同,那么3X=4Y,如此可以算出X=20,則硬幣共有3×20=60(個),硬幣為5分硬幣,那么總價值是5×60=300(分),得出結果。
45.B 【解析】設只能教法語為x人,即x=
46.C 【解析】鐘面指示時間共走過了6×60+20=380分鐘,按鐘面指示時間每57分鐘為實際時間一個小時計算有△T=380/57=623小時,即6小時40分鐘。故選C項。
47.C 【解析】設女孩速度為x,男孩速度即為2x,電梯向上運動速度為y。x+y=2x-y,即y=(1/2)x,所以女孩走40級的同時電梯走了20級,于是電梯共有(40+20=60)級。
48.A 【解析】2004年為閏年按366天計,則兩個日期之間相差365+366=731,被7除時余3,星期五加3天為星期一。
49.B 【解析】甲-4=甲-乙,67-甲=甲-乙,則甲=46,乙=25。
50.A 【解析】提問是分得鮮花最多的人“至少”可以分多少花,那可以從選項中選最小數進行試分配一下,分法為1、2、5、6、7。
第三部分 判斷推理
一、圖形推理
51.A 【解析】前四個圖形中的邊數分別是3、4、5、6條,組成一個等差數列,所以第五個圖形應該有7條邊,按此規(guī)律要選A。
52.A 【解析】圖形的形狀數目,除圓以外為1、2、3、4遞增規(guī)律變化,故選A項。
53.A 【解析】觀察字體筆畫,其規(guī)律依次遞增為2、3、4、5,故推斷出選項一定為6畫,答案為A。
54.C 【解析】每個圖中都由不同數量的相同圖形組成。并且奇數圖形為2個橢圓,5個三角,而C項為8個梯形,所以選擇C項。
55.D 【解析】本題通過觀察按規(guī)律以第一個圖形為底,與第二個圖形疊加,形成第三個圖形。
56.D 【解析】觀察圖形可以發(fā)現,圖形的規(guī)律是由左往右依次翻轉,故推斷出答案為D。
57.B 【解析】三個圖中含有星星和小球圖案是在不同層錯開的。
58.A 【解析】觀察圖形注意黑色的折疊邊,故推斷出答案為A。
59.B 【解析】觀察圖形始終注意兩邊突起的折疊邊,故推斷出答案為B。
60.A 【解析】觀察圖形注意兩邊有凹角的折疊邊,故推斷出答案為A。
二、定義判斷
61.D 【解析】所謂激勵因素,就是那些使職工感到滿意的因素,主要有工作表現機會、工作本身的樂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對未來發(fā)展的期望、職務上的責任感等等。據此推斷,答案為D。
62.D 【解析】依據定義判斷,只有D是屬于前潰系統(tǒng)。有效控制系統(tǒng)是這樣的,在及時采取糾偏措施時,就告知信息,以便采取及時行動。
63.D 【解析】基本歸因錯誤感知者傾向于低估情境因素的影響,而高估內在因素的重要性。故選項D正確。
64.B 【解析】A項小張父母的對他的期望最終沒有實現,B項李老師的期望影響到了小張,使得他的成績有提高,因此屬于自我實現預言;C項小紅對父親有期望,但沒有直接對父產生影響;D項小李的期望是針對自己,而不是別人的。
65.C 【解析】通過定義可知,行為與態(tài)度不一致造成認知失調。排除A、B、D,故選擇C。
66.D 【解析】建筑工人施工、醫(yī)院接受病人、企業(yè)定期記錄存貨,都是有一定的規(guī)則和政策來依循的,都屬于程序化的決策,只有制定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是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方案的,因此選D。
67.C 【解析】高峰體驗是指本人在追求之后達到自我實現的頂峰時所獲得的感覺,運動員獲得奧運金牌、科學家獲諾貝爾獎、收到理想大學通知書的感覺,都屬于這種體驗,而觀眾觀看人類登上月球,只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而沒有親身實現這種追求,所以不能算是高峰體驗。
68.A 【解析】本題的“種差”是目的:使理論不被否證;行為:修改或增加假定;結果:該理論不能被否決。根據這個種差,B不可選,不符合結果的種差。C不可選,因為符合目的的種差,也不符合結果的種差。D不可選,不符合目的的和結果的種差。正確答案是A,完全符合三個種差。
69.D 【解析】行政許可必須由市民、法人等進行申請,A不符合這一點,B網吧被吊銷執(zhí)照也并不是申請之后的結果,C雖有申請,但申請對象卻不是行政機關,所以不算行政許可的范疇,D項既有公民的申請,又有公安部門的批準,所以屬于行政許可。
70.C 【解析】要注意到本題是選擇不符合條件的論斷。本題的“屬”是“方法”,根據此點無從選擇,所有選項都是方法?!胺N差”是方式:“直接”;性質:表示于外;方法:口頭或書面。A、B、D都不能選,符合所有的種差條件,只有可以選,因為不符合方法的種差,不是口頭或書面的任何之一的方式。所以正確答案是C。
三、事件排序
71.D 【解析】顯然,(1)、(5)描述景色的兩項應該是在一起的,所以A、B、C都可以排除。
72.D 【解析】本題主要講述一場戰(zhàn)爭的情況,不難推斷出,只有先征兵,才能作戰(zhàn),所以(5)應該是第一位的,這樣A、B被排除,另外,只有“征戰(zhàn)”之后,才能出現“殘部”,所以C也可以被排除。
73.C 【解析】本題描述的是一件謀殺案件。(2)和(5)的順序不好判定,但是(4)顯然是在(5)之后的,而將嫌疑聚焦在一名職工身上的原因則是因為他的前襟上有一塊補丁。由此判定(1)(3)的排列順序,將二者結合起來,只有C符合條件。
74.D 【解析】仔細分析五件事情,該題主要圍繞一起交通事故展開,其順序為(5)受傷者被送到醫(yī)院――(1)“紅綠燈”節(jié)目作了報道――(2)現場拾到一只破碎燈罩――(4)確定為某品牌汽車零件――(3)對同一型號車輛逐一排查。故選擇D。
75.D 【解析】分析五件事情,該題是按照事件因果發(fā)展的邏輯順序的排序題。在生產出新產品后,發(fā)現仿制品,進而起訴索賠,但是敗訴。最后為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申請專利。所以選擇D。
76.A 【解析】仔細分析五件事情,該題是按照事件因果發(fā)展的邏輯順序的排序題,其合理順序為(3)、(1)、(2)、(5)、(4)。
77.C 【解析】仔細分析五件事情,不難看出該題主要講述了創(chuàng)作電影插曲的過程,屬于比較簡單的題目。根據經驗,(2)接到配音任務應為五件事情中最基本條件,可排除A。然后只有(5)電影取得成功,才能使(3)歌曲廣為傳唱。故C為正確答案。
78.D 【解析】本題目是地理知識排序,涉及五件事情,主要是天然氣的形成過程。其內在邏輯順序應該是先有海洋生物的死亡,所產生的物質經過沉積,和有機物的裂解,最終形成天然氣。因此正確順序是(5)浮游生物死亡――(4)殘骸沉積――(3)細菌耗氧――(1)有機物裂解――(2)天然氣形成。故D為正確答案。
79.C 【解析】本題目是經濟知識排序,涉及五件事情,主要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過程。根據經濟學理論,發(fā)生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之前的原始資本的形成過程,叫資本的原始積累。由此確定(4)(2)為最后的位置,排除B、D。然后根據經驗,(3)發(fā)展生產力應為五件事情中最基本條件,可排除A。
80.C 【解析】地球生物圈,所以排除B。然后根據常識,生命起源于(4)簡單有機物,排除D。有機物體經過合成形成(3)生物大分子,產生(1)生命單體,繼而產生(2)原始水生物。故答案C正確。
四、演繹推理
81.D 【解析】甲的觀點是閱讀導致近視眼,乙的觀點是因為有近視眼看不清遠處,所以選擇近距離可以看清的活動閱讀。所以乙認為甲觀點中近視的原因閱讀,其實是近視眼導致的結果,所以答案是D。
82.D 【解析】從題干可以知道,小李的觀點主要是:由于廣告廠商通過提高商品價格,將高額的廣告費用轉嫁到觀眾頭上,這樣奧運會的觀眾沒有從拉的廣告中得到經濟利益。要削弱這種說法,就要找出與之相悖的選項。A項顯然不能,B項雖然是事實,但卻不能推翻小李的說法,C恰好證明了小李的觀點,D由于廣告支出是常量,所以廣告商也不會提高商品價格,消費者自然也就能從中獲益。
83.A 【解析】很顯然,用戶的不滿不會對節(jié)約用水產生直接性的影響,所以(3)應該排除,也就說,B、C、D三項都不能選。
84.B 【解析】題干中指出,高等院校在招收新老師時,除了具有博士學位的,還有少數優(yōu)秀的碩士研究生,由此A項論述錯誤;C項在題干中沒有反映,題干中說明,我國高等學校中只有對新老師有博士學位的要求,事實上,大多數老的教授并沒有博士學位,所以D說法錯誤。
85.C 【解析】智商低的人大腦中也含有灰質,只是含量少一些,所以A錯誤。大腦中與智商有關的主要是24個區(qū)域中,如果別的部分含的灰質多,與智商沒有必然聯系,所以B不正確。智商高的人,不一定這三種能力都強,兩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系,所以D不正確。故答案為C。
86.C 【解析】根據1990和1991年該市的人口普查紀錄對比,和65歲以上的市民辦理交通服務折扣卡人數的增長的結論,得出以下假設:1991年申請并得到折扣卡的人在那一年是第一次有權申請該卡。所以,答案C正確。
87.D 【解析】研究者們得出的結論是孩子的牙病比率降低了。如果被調查的孩子是從與研究者合作的老師的學生中選取的,那么被調查的對象就不能代表所有的孩子。這個結論也就不具有普遍性。所以答案D是能削弱研究者的結論。
88.C 【解析】要證明陽光射入商場內可以增加銷售量的結論,就必須有“在沒有陽光射入條件下與其他部門銷售量沒有區(qū)別”的例證。只有C符合此意。
89.D 【解析】已知護墻是為了保護海邊建筑物免遭海洋風暴的襲擊,但同時這些防護墻也使海岸本身也變窄了,這說明通過建筑防護墻來保護海邊建筑的努力,從長遠來看是適得其反的。故選項為D。
90.B 【解析】本題有相當難度,要求能夠從材料中挖掘出其深層次的含義。材料中講到,這個作坊服務的對象不是市中心的貴族,而是居住于離中心有一定距離的中等階級,那么我們可以推斷,考古學家判斷時就是根據作坊與消費者應該地址一致的這樣一個命題,否則如果作坊可以給住在市中心的貴族服務的話,考古學家就無從判斷作坊的服務對象。選項A是一個無從假設的條件,不能選。C項、D項都是一個與中心判斷無關系的肢解判斷,答案應該是B,但是這個選項與觀點的關系是比較隱含的,需要思考。
91.A 【解析】特定測試路段的路況只有具有代表性,才可以使該舉措在其它路段上同樣適行。
92.B
最新資訊
- 2022年國考行測數量關系之行程問題2021-03-24
- 2021年國考面試模擬題:科技造就新生活2021-01-18
- 2021年國考面試模擬題:什么是抗疫精神2021-01-18
- 2021年國考面試模擬題:談談你對河長制的看法2021-01-18
-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地市級申論真題卷(網友回憶)2019-09-29
- 2015年河南公務員考試面試真題(1月10日)2016-01-12
- 2016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習題匯總2016-01-07
- 2015年深圳市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庫2015-12-29
- 2015年河南省考面試題庫之如何處理危機事件2015-12-25
- 2015年河南省考面試題庫之"WiFi哥"叫賣2015-12-25